河钢塞钢管理团队获评“时代楷模”称号获中央媒体广泛关注
河钢塞钢管理团队于4月25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消息受到了中央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纷纷进行了深入采访报道,报道了河钢塞钢管理团队在钢厂和当地经济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先进事迹,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集团与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合作项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言出必行,行动要有结果,把这个项目打造成国际产能合作的典范,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河钢塞钢管理团队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勇担重任,忠诚履职,使得百年老企业扭亏为盈,焕发新生,成为塞尔维亚就业人数多的企业和大出口企业。
《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长篇报道了《9个人,带来一个厂的新生》、《铸造多瑙河畔的“金色名片”》、《救活一座厂带活一座城》、《无私奉献不辱使命》等文章,重要版面进行了大篇幅深度报道。
中央电视台的栏目“时代楷模发布厅”、“新闻联播”、“远方的家”、“大道共赢”、“面对面”等组织策划并深入采访了河钢塞钢在管理团队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焕发新生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在关注河钢塞钢管理团队感人故事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他们创造奇迹的强大支撑和所承载的精神力量。
《人民日报》刊发的评论文章《互信是合作共赢的基础》指出,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面临着跨文化整合的难题,首先要建立起信任关系河钢塞钢管理团队忠实地践行了集团“用人本地化、利益本地化、文化本地化”的海外经营原则,消除了当地政府和员工的顾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时代楷模发布厅》栏目,我们可以看到河钢塞钢管理团队在异国他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总书记倡导的爱国精神,成功打造了河钢塞钢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中的“标志性”工程,展现了新时代国企职工崇高的价值追求,使“时代楷模”的形象更加生动有力。
通过采访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斯梅代雷沃市长亚斯娜·阿夫拉莫维奇以及河钢塞钢的员工,展现了中塞之间深厚的情感,也为河钢塞钢管理团队的成功提供了依托和根基《面对面》栏目以《奋斗在多瑙河畔》为题,以“一家长期亏损、濒临倒闭的欧洲百年钢铁企业,经历了一次备受争议的国际并购,在三年的努力下,成就了一支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管理团队”作为片头提示。
通过对“为什么要并购”、“如何扭转亏损现状”以及“如何实现持续盈利”等问题的解读,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集团如何依靠自身资源和平台,让河钢塞钢从一个巴尔干半岛的地方性企业变成了全球性企业,深刻揭示了河钢塞钢管理团队所创造的奇迹是中国国力的象征,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成功实践的实质和深刻内涵。
央视新闻客户端推送的这期《面对面》节目文章指出:“中宣部向社会发布了河钢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的先进事迹,并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另一个对这一消息的解读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步伐所带来的世界变化”此外,网络媒体和主流媒体联合行动,统筹安排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在手机浏览器和WAP首页的突出位置,及时推送相关重点稿件到微信微博的官方公众号,广泛传播河钢塞钢管理团队先进事迹。
新华社客户端发布了《铸造多瑙河畔的“金色名片”——记河钢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中央宣传部授予河钢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时代楷模”称号》和《河钢塞尔维亚公司先进事迹引发强烈反响》,浏览量超过45万人次。
央视新闻客户端推送了《救活一座欧洲百年钢厂,改变多瑙河畔一座城,这家中国企业是如何做到的?》,阅读量超过11万人次微信公众号“时代楷模发布厅”等发布了相关文章,阅读量达到6万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