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红七月 上量增效益
决战红七月 上量增效益4号台操作室内,轧钢工员工们专注地盯着大屏幕,精心操作室外的温度高得让人感到炎热,大块的钢坯被轧机轰鸣声伴随着不断翻滚、移动……整个生产场面都充满了热情和活力“自从公司推行模拟法人机制以来,我们职工立足岗位,努力提高产量、优化品质、创造效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尤其是一线关键岗位的员工,他们的奖金比以往增长了很多,这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大家都充满了干劲,士气很高,我们要努力决胜红七月,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二轧钢轧钢作业区作业长杜尚召在7月3日表示“推行模拟法人机制后,现场职工的积性大大提升!”李晓光,二轧钢轧钢作业区的责任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如此表示。
离交接班还有1个多小时,接班的轧钢工会提前到岗,主动了解上个班的情况,并提前考虑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接着,他们会根据本班轧制规格制定轧制计划,与班长积沟通,以确保生产高效顺利进行职工的创效热情体现在数据的变化上:轧机的有效作业率明显提高,较原来提升了5%。
六月份,四个轧钢班的小时产量明显提高,薄板的小时产量从原来的17块~18块提升到20块,高班产达到180块,达到了近年来班产块数的高水平普通钢板的补料率比目标下降了0.4%,而Q460Mpa及以上强度级别的品种钢的补料率比目标下降了0.17%。
作业现场的工序进行了更优化通过对自动化程序进行调整,缩短了粗轧机的过钢间隙,每块钢的出钢时间比原来缩短了2到3秒钟通过修复粗轧机推床地基设施,提高了展宽命中率,解决了以前因命中率不准确而需要员工手动干预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轧制效率。
实施模拟法人机制以来,对职工队伍的影响大的感受是,他们更容易管理和沟通了:现场职工的工作量、工作效果与自身利益紧密相连,如果他们工作多、工作好、创造了更多的效益,那么他们自己就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形成了良性循环!"李晓光表示。
对标学习的氛围变得更浓了整个二轧钢都在努力围绕提高产量、提高质量、提高效益为了开阔视野,各作业区和班组积参考了唐钢中厚板厂、湘钢、汉冶等同行业先进企业的标杆指标在深入对标的过程中,大家看到了差距,认识到了自身不足,集中力量挖掘提高产量和效益的潜力。
"在进行对标之前,我们一直以为自己的工作做得很好比一下才发现,我们吓了一跳我们的干部和职工在学习对标同行业先进指标之后,认识到我们的设备精度、轧制速度、基础管理等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该厂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奋起。
通过全面对标,我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我们已经制定了更具体的奋斗目标和推进措施,围绕提高产量、提高质量、挖掘潜力、提高效益,努力冲刺更高目标!”冲刺月产钢板25万吨是公司下一步的目标二轧钢轧钢作业区全体干部职工信心满满,积响应公司提出的“决胜红七月,誓打创效攻坚翻身仗”要求,上量增效益。
7月份,该作业区根据公司给予的轧出钢板13万吨、入库13吨的目标,制定了具体的推进措施首先,进一步优化生产过程,以智能制造系统支持提高产量:减少道次间响应时间,优化抛钢距离,进一步提高轧制效率其次,以249毫米断面的坯料恢复为基础,提高轧制单重,减少轧制道次。
针对20毫米到50毫米钢板的轧制,以300毫米断面的坯料为基础,减少粗轧道次,加快轧制速度第三,抓好8毫米~14毫米限规格钢板的生产组织,提高设备精度,改善钢板"镰刀弯",提高轧制单重和轧出量,将大轧制长度增加5米。
第四,进一步提高质量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要求,对重点难合品种提前预警: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来料,严格控制过程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第五,优化矫直参数针对订货厚度小于等于30毫米的钢板,提高矫直速度,将矫直速度由1.0米/秒提升至1.5米/秒。
第六,与炼钢加强协调,提高热装坯料的装炉温度,确保普通品种钢坯的热装温度值大于等于500摄氏度,缩短加热时间,提高轧制速度,助力实现上量、提质量、创效益目标